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.COM/.NET/.ORG 国际域名注册全功能虚拟主机/免备案虚拟主机
查看: 2407|回复: 9

LINUX新手上路手册~~

[复制链接]

6

主题

47

回帖

323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3230
发表于 2003-11-18 23:00:3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LINUX新手上路手册~~
这几天也在学习LINUX。。晕。老师不教只有自己努力了
恩。看了这个帖子蛮不错的。大家分享~
LO~~


Linux新手入门教程
1994年,Young和Mark Ewing创建了Red Hat公司,并创造了全球使用最广泛的Red Hat Linux套件,为Linux的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,笔者也是跟随着Red Hat的带领下走进Linux世界的。Red Hat取得了辉煌的成绩,甚至许多Linux发行公司还采用了许多Red Hat Linux的代码,如Mandrake、SOT Best、Connectiva、Abit和Kondara。可以说,Red Hat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成了Linux的代名词。
2001年4月16日,Red Hat公司正式推出了Red Hat Linux 7.1版。做为Red Hat Linux的忠实用户,第一时间就在自己的爱机上安装了一套,在此将我的心得汇成本文,希望能够帮助你驾驭它。


第1章:系统简介

1.1 系统新特性
1) 采用了最新的Linux 2.4.2版稳定内核,支持更多硬件设备,具有很高的性能指标;
2) 采用了最新的图形系统Xfree86 4.0.3,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;
3) 引入了全图形安装界面,使得安装更为简单;
4) 增加了国际化语言支持,但最可恨的是支持了Big5,却没有简体中文,真可气;
5) 显著改进了对多CPU计算机的支持,而对于单CPU的计算机器,则提供了高达4G的用户进程空间,同时取消了PCI总线的限制,虚拟内存可高达64G物理内存,支持多用户和集体使用,可谓是企业级的xx作系统;
6) 对移动存储设备提供了出色的支持,包括:可“热插拔”USB设备、ZIP驱动器和各种光盘刻录机。Red Hat Linux 7.1主要采用了一个叫做updfstab的程序模块,使得它能对各种移动存储设备的支持,安装和卸载这些设备也是变得很容易了;
7) 加入了一些新的系统配置工具来方便用户管理以及Linux系统使用,例如apacheconf, bindconf, 和printconf等,这些工具能方便的分别让用户通过GUI图形用户界面来配置APACHE,BIND,和打印机。要知道,以往版本中要配置上述的几个服务可是很复杂的。要手动修改不少参数;
8) 另外,还增强了对PCMCIA 设备的支持,这对使用PCMCIA 设备的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;
9) 在安全方面做了许多修补工作,安全缺省设置可保证端口关闭,新的防火墙屏蔽可使用用户任意打开或关闭;
10)捆绑了大量最新的应用软件、服务器软件。

1.2 系统硬件需求
Linux发展到今天,已经摆脱了以前的硬件支持不好的窘境,它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市场,现在众多硬件厂商都使自己的产品能够在Linux下工作。
1)CPU:Redhat Linux 7.1在安装光盘上内提供了对许多CPU的支持程序,几乎您在安装时不会因为CPU的原因受阻。不过对于一些类似Intel 80386、80486,AMD 486、5x86、K5等的老CPU,系统虽然提供了支持,但未针对这些CPU进行优化,可能导致性能不佳。另外,如果想构建多CPU的系统,那么可选的CPU为:Intel Celeron、Pentium、 Pentium II、Pentium II Xeon、Pentium III、Pentium III Xeon、Pentium Pro、Pentium with MMX。
2)主板:Red Hat Linux 7.1支持所有X86兼容主板
3)内存:建议64M以上,最好128M
4)CDROM:支持所有的IDE接口的光驱,大部分SCSI接口的光驱也能够识别;
5)SCSI卡:支持Adapterc 152x、154x、274x、284x、294x、394、aic7890-based卡,以及大部分流行的SCSI卡。除非你有SCSI接口的存储设备,否则不需要该设备。
6)显卡:
对于Linux系统而言,在字符终端方式下,所有的显卡都支持的。但是如果要让你的显示工作在X Window图形界面下,就需要根据显卡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设置。在早期,显卡经常困扰着初学者,不过现在显卡的支持变得好了很多。大部分显卡都能够在安装时被识别,自动完成设置。唯一遇到无法识别的常见显卡是Intel的i810,你可以到Intel的网站上找到帮助(http://support.intel.com/support/gr...xinstal.htm)。
7)声卡:
在Red Hat Linux 7.1中提供了更多的声卡支持,就连Creative Labs Sound Blaster Live声卡都可以“即插即用”了。不过一些小牌子的声卡常会出现支持不好的情况。
8)网卡:支持Ne2000兼容网卡,大部分PCI网也支持的较好。
9)其它:
Redhat Linux 7.1支持所有X86兼容主板;支持所有市面上销售的键盘、鼠标、软驱;支持所有品牌的内存,至少需要8M内存,建议配备64M以上。
在Red Hat的网站上有一份详细的硬件兼容性列表,你可以通过它获得更多详细的信息:http://hardware.redhat.com/hcl/genp...gi?pagename=7.1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

主题

47

回帖

323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3230
 楼主| 发表于 2003-11-18 23:02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3.3 用户管理



用户管理,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一个合法的用户帐户、设置和管理用户的密码、修改用户帐户的属性以及在必要时删除已经废弃的用户帐号。



1. 增加一个新用户

在Linux系统中,只有root用户才能够创建一个新用户,如下的命令将新建一个登录名user1的用户。

# useradd user1

但是,这个用户还不能够登录,因为还没给它设置初始密码,而没有密码的用户是不能够登录系统的。在默认情况下,将会在/home目录下新建一个与用户名相同的用户主目录。如果需要另外指定用户主目录的话,那么可以使用如下命令:

# useradd -d /home/xf user1

同时,该用户登录时将获得一个Shell程序:/bin/bash,而假如你不想让这个用户登录,也就可以指定该用户的Shell程序为:/bin/false,这样该用户即使登录,也不能够执行Linux下的命令:

# useradd -s /bin/false user1

在Linux中,新增一个用户的同时会创建一个新组,这个组与该用户同名,而这个用户就是该组的成员。如果你想让新的用户归属于一个已经存在的组,则可以使用如下命令:

# useradd -g user user1

这样该用户就属于user组的一员了。而如果只是想让其再属于一个组,那么应该使用:

# useradd -G user user1

完成了这一xx作后,你还应该使用passwd命令为其设置一个初始密码。



2. 删除一个用户

删除用户,只需使用一个简单的命令“userdel 用户名”即可。不过最好将它留在系统上的文件也删除掉,你可以使用“userdel -r 用户名”来实现这一目的。



3. 修改用户属性

在前面我们看到了在新建一个用户的时候如何指定它的用户主目录,如何指定它的Shell,如何设置它所属的组…等等。在Linux中提供了一个命令来实现:

usermod -g组名 -G 组名 -d 用户主目录 -s 用户Shell

还有一种直接的方法,那就是修改/etc/passwd文件,在这个文件中每个用户占用一行,它的内容为:

用户名:密码:用户ID:组ID:用户全名:用户主目录:用户Shell
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密码这一项通常是用一个*号代替的,你是看不到的。



4. 增加一个组

还记得Linux的文件可以为同组的人、非同组的人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吗?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用户组:

groupadd 组名



5. 删除一个组

同样的,我们有时会需要删除一个组,它的命令就是groupdel 组名。



6. 修改组成员

如果我们需要将一个用户加入一个组,只需编辑/etc/group文件,将用户名写到组名的后面。例如将newuser用户加入到softdevelop组,只需找到softdevelop这一行:

softdevelop:x:506:user1,user2

然后在后面加上newuser,形成:

softdevelop:x:506:user1,user2,newuser

另外,在Red Hat Linux中还提供一个图形化的用户管理工具:userconf,通过它可以更直接地进行用户管理。

3.4 进程管理



L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xx作系统。多用户是指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使用计算机系统;多任务是指Linux可以同时执行几个任务,它可以在还未执行完一个任务时又执行另一项任务。

在Linux系统上所有运行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一个进程。每个用户任务、每个系统管理守护进程,都可以称之为进程。Linux用分时管理方法使用所有的任务共同分享系统资源。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如何控制这些进程。



1. 启动进程

在Linux系统中有两种启动进程的方法:

1) 直接输入命令,就将直接启动一个进程
网络安全技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

主题

47

回帖

323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3230
 楼主| 发表于 2003-11-18 23:03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4章 X Windows



4.1 X Windows简介

要想成为一套优秀的xx作系统,除了性能稳定、功能齐全之外,还应该拥有一个友好的xx作系统,否则只会呆在研究室里,难以普及。

在UNIX系统下,大多都是采用X Window做为图形界面的。1984年,麻省理工学院与DEC制定了Athena计划,这就是X Window 第一个版本。1988年1月成立了一个非盈利性的X联盟,负责制定X Window的标准。在Linux出现后,Xfree86 Project Inc.基于Linux实现了一个开源的X Window系统:XFree86。

X Window与其他的图形界面系统相比,有几个特点:
网络安全技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

主题

47

回帖

323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3230
 楼主| 发表于 2003-11-19 06:48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5章:网络应用

5.1 常用网络命令
在Red Hat Linux 7.1系统提供了与网络相关的工具,掌握好这些工具是十分必要的:
第一类:设置工具
1.netconf:
netconf是Red Hat Linux提供的Linuxconf的一部分,主要用于设置与网络相关的参数。它可以在consle下运行(文本菜单),也可以在X-Window中运行(图形界面)。在前面,我们介绍过了netconf的一些应用,它的使用比较简单,只要认识上面的英文就可以了,所以在此就不再多说。BTW,如果你设置好了X-Window的话,用用图形界面的netconf,会更漂亮的哟。
2.ifconfig
ifconfig是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一个用来显示和设置网络设备的工具。其中“if”是“interface”的缩写。它可以用来设备网卡的状态,或是显示当前的设置。
下面我们简单地说明常用的命令组合:
1) 将第一块网卡的IP地址设置为192.168.0.1:
ifconfig eth0 192.168.0.1 (格式:ifconfig 网络设备名 IP地址)
2) 暂时关闭或启用网卡:
关闭第一块网卡:ifconfig eth0 down
启用第一块网卡:ifconfig eth0 up
3) 将第一块网卡的子网掩码设置为255.255.255.0:
ifconfig eth0 netmask 255.255.255.0(格式:ifconfig 网络设备名 netmask 子网掩码)
我们也可以同时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:
ifconfig eth0 192.168.0.1 netmask 255.255.255.0
4) 将第一块网卡的广播地址设置为192.168.0.255:
ifconfig eth0 -broadcast 192.168.0.255
5) 将第一块网卡设置为不接收多播数据包:
ifconifg eth0 allmulti
如果要让其接收,则使用命令:ifconfig eth0 -allmulti
6) 查看第一块网卡的状态:
ifconfig eth0
如果要查看所有的网卡状态,则直接使用不带参数的ifconfig命令即可。
ifconfig输出的状态信息是十分有用的,下面,我们就简单说明一下:
有几个状态比较重要:
网络安全技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81

主题

3228

回帖

5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551869
发表于 2003-11-19 14:30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kao 这么经典!!!

不加入精华区怎么行?
网路游侠 www.youxia.or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

主题

47

回帖

323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3230
 楼主| 发表于 2003-11-19 15:14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辛苦了,一下。置个嘛
网络安全技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7

主题

701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16048
发表于 2004-8-10 01:42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[emb2][emb13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4

回帖

3119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3119
发表于 2004-8-10 01:52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[emb6][emb2]
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 春水东流,流逝的是一心一意的深情; 春水东流,流逝的是莫可名状的无奈…… 亦予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

主题

47

回帖

323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3230
 楼主| 发表于 2003-11-18 23:01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2章:安装指南



2.1 安装前的准备

1、收集系统资料:为了能够顺利安装和设置Linux系统,你必须将以下资料记录在案,以备系统安装时使用:

硬盘:数量, 容量和类型;

内存:您的计算机所装内存的数量;

CD-ROM:接口类型(IDE, SCSI);

SCSI卡:卡的型号;

网卡:网卡的型号;

鼠标:鼠标的类型(串口、PS/2、总线型),协议(Microsoft,Logitech, MouseMan, 等等),按键的数量,对串口鼠标还要知道它接在哪个串口;

显示卡:显示卡的型号(或者它用的芯片组), 显示内存的数量;(大多数PCI总线的显卡可以被安装程序自动识别.)

显示器:型号,以及水平和垂直刷新频率的范围。

你可以用Windows的控制面板 -> 设备管理器来获取相应资料,当然还可以查阅相应的随机资料。

2、检查CMOS设置:

Anti vrius: Disable 关闭该选项,防止安装时死机,因为安装程序要写主引导扇。

Swap A,B:Disable 以免启动时可能出现问题。

Boot Sque:CDROM,A,C 让计算机从光盘启动。

Memory Hole : Disable 若未关闭,则LINUX只能识别16M内存。

3、了解LINUX的硬盘分区的命名设计与文件系统知识:

Linux安装至少要两个分区:Linux native(文件)分区和Linux Swap(交换)分区。主分区用作存放LINUX的文件,交换分区为运行LINUX时提供虚拟内存。

交换分区每个16~32M,最多可以有8个,具体可根据内存的多少来决定。一般来说,建一个16M的交换分区就可以了。

文件分区则根据需要和硬盘大小来决定,一般来说不应少于200M。

由于我们接触最多的是DOSxx作系统,所以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使用类似于\\\\\\\\\\\'C:\\\\\\\\\\\'的符号来标识硬盘分区,但这在LINUX却不是这样。Linux的命名设计比其他xx作系统更灵活,能表达更多的信息。Linux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标识硬盘分区,如“hda1”,其具体含义是:分区名的前头两个字母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,例如hd指IDE硬盘,sd(指SCSI硬盘);第三个字母分区在哪个设备,按a,b,c,d的顺序排列,如hda是IDE 1口的主硬盘,则IDE 2口的主硬盘就应该是hdc了;最后的数字在该设备上的分区顺序,前四个分区(主分区或扩展分区)用数字1 到4表示, 逻辑分区从5开始, 例如: hda3表示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。

在Linux的文件系统中,不论有几个文件分区,全部集合于一个树形的目录结构中。比如说,你可以将某个分区指定给/(根目录)使用,某个分区指定给/usr目录使用,然而但你进入Linux系统后,你根本感觉不到他们在不同的分区中,你只是感觉都在一棵树上。不过如果你只有一个文件分区,一定要给/(根目录)使用。

4、为硬盘作好安装LINUX的准备:

一般说来,大家电脑上的硬盘跟我一样已经全部用于MS-DOS/WINxx作系统的分区。为了能够安装LINUX,只好为LINUX重新分配硬盘空间。我立马把朋友的硬盘借来,数据统统备份下来,再重装系统。不过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法:

1) 将MSDOS下的最后一个逻辑盘上的数据全部移到其它分区中,将该逻辑盘用分区工具删除,将这部分空间给LINUX使用。

2) 重新将硬盘分区,这是最直接和最麻烦的一种方法。具体xx作如下:

. 备份用户的文件

. 用MS-DOS系统盘启动系统

. 用FDISK删除原有分区,重建新的分区,将分配给LINUX的空间留下来不分配给任何一个分区

. 重新安装原来的用户系统

3) 利用一些分区工具在不删除硬盘原有数据的情况下重新分区。如分区魔术师等。



2.2 从CDROM安装Red Hat Linux 7.1

我们可以通过光盘、硬盘、网络安装Red Hat Linux 7.1系统,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光盘安装。使用光盘安装无外乎就是三个要求:

1) 你的主板支持光盘启动

2) 你有光驱

3) 你有Red Hat Linux 7.1安装光盘

通常情况下,这是没问题的。笔者也建议您使用光盘安装,这样是这简单的。随着Linux系统下的应用软件逐渐增多,一张光盘已无法容纳,Red Hat Linux 7.1安装光盘有两张,第一张可以直接从光盘启动,包含了大部分的软件包和一些安装工具。第二张光盘则是许多附加的软件包。不过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,Red Hat公司专门进行了改进,安装程序可以从多个光盘读取资料。安装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中途提示你更换第二张光盘。现在我们就一起开始Red Hat Linux 7.1安装之旅。

第一步:选择安装模式

塞入第一张光盘,让计算机从CDROM启动,将会出现了简洁的欢迎信息。这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安装模式:

1) 图形模式:直接按回车即可,整个安装过程就象Windows一样,而且可以使用鼠标xx作。不过此时的Red Hat好象对显卡很挑剔,有的出现屏幕太大,找不到按钮,有的则根据无法显示图形界面。如果是这样,你可以按下热启动键重选文本模式进行安装。

2) 文本模式:输入text,再按回车。就会进入文本模式的安装界面,有一定经验的人还是使用这种方式比较好。

3) 专家模式:输入expert,再按回车。在这种情况下,安装程序就好象没有脑子一样,所有的东西都要您来决策。除非你十分熟悉Linux,并且有一些特殊的硬件安装程序无法正确配置,否则不要使用这种方式。

4) 救援模式:这不是在首次安装时使用的,它仅是用于原有的Linux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下使用。这种方式下,你将进入一个微型的Linux系统,并且提供了许多恢复Linux的工具供你使用。

5) 驱动盘模式:如果你有特殊的硬件驱动盘,需要在安装时提供给Linux系统使用,则你就输入“linux dd”,再按回车,安装程序会提供机会让你插入驱动软盘。

建议使用文本模式进行安装。



第二步:选择语言

Red Hat Linux 7.1提供了18种不同的语言,可惜还是没有中文,只能选择“english”。然后继续。

注:Red Hat公司已在近期推出了中文版,大家可以找来试一试。



第三步:选择键盘

在此选择us,继续。

注:笔者试过在Red Hat Linux 7.1下使用罗技公司的Logitech iTouch无线键盘,那么普通的104键盘更不会有问题了。



第四步:选择安装方式

Red Hat Linux 7.1提供了Workstation,Server,Laptop,Custom,Upgrade Existing(分别是工作站,服务器,笔记本电脑,用户自定义,升级老版本)这五种安装方式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安装方式。

1) Workstation:工作站方式。对于一般用户建议使用此方式。工作站类型安装将会清除掉所有硬盘上原有的所有Linux分区,对于非Linux分区(如Windows 98)会置之不理。这种方式安装十分简单,而且如果你的机器上如果原来有Windows 98的话,安装完后,会自动完成LILO双启动的配置。但是,如果你的机器上原来是NT的话,那就千万不要使用这种方式,否则你的NT可能再也无法启动。

2) Server System:服务器系统方式。警告:采用这种方式安装,将会干掉所有硬盘上所有分区的一切信息。这绝对不是开玩笑!许多初学者已经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。通常在你需要在一台空PC上构建一台网络服务器,才选择它。

3) Laptop:便携机、笔记本方式。笔顾名思义,当你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时,建议采用该方式。

4) Custom System:定制安装。对于Linux有一定了解的朋友,建议使用该方式,自由地构建Linux。在下第一次安装Linux的时候就勇敢地采用了这种方式。

5) Upgrade Existing System:升级现有系统。假设你的硬上有老版本的Red Hat Linux的话,这是你最佳的选择。

建议使用“定制安装”。



第五步:进行硬盘分区

首先,会让你选择不同的分区工具:Disk Druid和fdisk,建议使用Disk Druid。

在Disk Druid的主界面的最上面是\\\\\\\\\\\'Current Disk Partitions\\\\\\\\\\\'区,列出各个硬盘分区的信息。每行由五个项目组成:Mount Point -- 指定该分区对应的Linux系统目录;Device -- 硬盘分区的设备名;Requested -- 分区定义时申请的最小空间;Actual -- 当前分配给这个分区的空间;Type --分区类型。

而中间的是\\\\\\\\\\\'Drive Summaries\\\\\\\\\\\'区,一行对应一个物理硬盘,每行由六个项目组成:Drive -- 硬盘的设备名;Geom [C/H/S] -- 硬盘的物理信息,包括柱面、 磁头和扇区的数量;Total -- 硬盘所有可用空间;Used -- 硬盘已分配空间;Free -- 硬盘未分配空间;Bar Graph -- 硬盘已用空间表示图。

最下面的是Disk Druid的按钮区,由五个按钮组成:Add -- 申请一个新的分区; Edit -- 修改在\\\\\\\\\\\'Current Disk Partitions\\\\\\\\\\\'区中选中的分区的属性;Delete -- 删除\\\\\\\\\\\'Current Disk Partitions\\\\\\\\\\\'区中选中的分区;Ok -- 确认分区xx作,重写硬盘分区表;Back -- 不保存修改而退出,回到前一个屏幕,重新开始。

我建议为Linux分一个根分区,一个交换分区(建议64M、128M或256M),即:

用Tab选择Add钮,按回车,这时屏幕上将会出现一个题为\\\\\\\\\\\'Edit New Partition\\\\\\\\\\\'的对话框。首先我们在Mount Point项中,输入这个分区所对应的系统目录:“/”(根目录);接着在Size(Megs)项中,输入分区的大小;在Type这一项中用光标上、下键键选择适当的分区类型,我们选中Linux的文件分区Linux native;最后按OK确认。这样我们就成功地建立起一个为Linux所用的分区了。当然如果你的硬盘空间允许,你完全可以再建立一个或几个分区给Linux使用。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给Linux增加一个交换分区,不同的仅在于Mount Point项让它空着,在Type项目中选择Linux Swap。

注:如果你在前面选择的是图形界面安装的话,将会提供一个图形化的分区界面,使用起来也是很方便的,而且还可以使用自动分区的办法。让安装程序自已创建分区。

在做这一步时需要谨慎,不要不小心删掉原来的分区,那就惨了。确认没有错后,按OK按钮继续。然后根据提示将新的Linux分区格式化,以便使用。



第六步:LILO配置

LILO,就是Linux Loader,即Linux引导器,它负责启动Linuxxx作系统。我们可以通过配置它实现双启动。首先,安装程序会让你填写有什么内核参数需要传给LILO,通常是不需要的。接着,会询问你要将LILO安装在什么位置,通常有两种选择:1)第一硬盘的主引区(MBR);2)Linux分区的引导扇。

如果你想使用LILO来做双启动的话,你需要选择第一种,如果是想用Linux启动软盘或其它系统引导器引导Linux的话,那就选择第二种。



第七步:设置主机名

随便为你的机器取一个名字。



第八步:选择系统安全等级

这也是Red Hat Linux 7. 1提供的新选项,它提供了三种选择:

1) High:如果你选择High级,那么所有来自外界的网络访系问都将被禁止;

2) Medium:默认的级别,选择该级别,则对于外界的网络访问仅限于该系统提供的网络服务;

3) No firewall:最低的安全保障,任何外界的网络访问都将被允许。



第九步:常用选项设置

接着,设置鼠标、选择你需要支持的语言种类(注意,这里是提供了中文支持的哟),以及时区(图形界面下应点China,而在文本模式下则应选择PRC)。

第十步:用户设置

1) 首先设置系统管理员(就是root用户)密码,系统管理员是系统的最高权限者,拥有该系统,所以这个密码是十分重要的;

2) 接着安装程序提供了一个增加用户的工具,你可以通过这个工具很轻松地添加系统用户。

3) 最后是关于用户认证的配置:

a. Shadow Passwords:默认是选中的,请不要修改。该功能是用来保护密码安全的;

b.使用MD5密码加密:默认也是选中的,请不要修改,它也是保护密码安全的;

c.使用NIS:当你要通过网络上的NIS服务器进行用户验证时,请填写相关信息;

d.使用LDAP:当你要通过网络上的LDAP服务器进行用户验证时,填写相关信息;

e.使用Kerberos:当你要使用Kerberos系统进行用户验证时,填写相关信息;



第十一步:选择软件包

这一步是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,你可以根据提示选择你需要的软件。安装程序将所有的软件分成了许多类:

Printer Support:打印机支持

X Window System:X Window系统

GNOME:桌面管理器GNOME

KDE:桌面管理器KDE

Mail/WWW/News Tools:一些收发Mail、WEB浏览、新闻阅读的常用工具

DOS/Windows Connectivity:提供DOS和Windows的兼容工具

Graphics Manipulation:图形xx作软件

Games:游戏软件

Multimedia Support:多媒体支持软件

Laptop Support:笔记本电脑专用的支持软件

Networked Workstation:网络工作站工具,如Telnet、FTP等客户端

Dialup Workstation:拔号上网工具

News Server:新闻服务器

NFS Server:网络文件系统服务器

SMB(Samba)Server:Samba(就是NetBIOS协议)服务器系统

IPX/Netware™ Connectivity:IPX协议支持软件

Anonymous FTP Server:匿名FTP服务器

SQL Server:postgresql 与MySQL数据库服务器

Web Server:WEB服务器(Apache)

DNS Name Server:域名服务器

Network Management Workstation:网管工作站,提供一些SNMP支持

Authoring/Publishing:出版方面的软件

Emacs:著名的集成编辑软件

Development:开发工具包

Kernel Development:内核开发包,包括内核源程序

Utilities:一些常见工具,如Linuxconf

Everything:所有软件包,如果你的Linux分区足够大(2400M以上),那么你可以选中它,将所有的软件都装上。

注:在选择界面之下,有一个选项,选中时它会列出详细的软件安装列表,你还可以进行一些选择。

选择完要安装的软件包后,系统会自己进行软件包依赖检查,接着就开始了文件的拷贝。这时你可以休息一下了。不过与以前不一样,拷贝到一半时,需要你更换光盘!



第十二步:制作启动盘

安装完成之后,会提示你制作一张Linux启动软盘。虽然不是很有用,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还是做一张备用为好。因此在以下情况时,能够用得上:

1) 准备将LILO放在Linux分区中,可以通过软盘引导Linux;

2) 装在MBR上的LILO程序在安装Windows时被覆盖,则可以使用这张软盘引导,再运行“/sbin/lilo”,重新往MBR上写LILO程序;

3) 当系统崩溃时,可以使用Linux启动软盘启动,做一些恢复。



第十三步:拷贝文件

接下来就是历时最长,也是最核心的过程:拷贝文件。Linux安装程序将你所选择的软件包通通拷贝到硬盘分区中。要注意的是,在安装过程中是需要你换第二张光盘的。



第十四步:配置显卡/X Window

接下来,安装程序将自动检测你的显卡、显示器,由于Red Hat Linux 7.1采用了最新的XFree86 4.0,所以对显示卡的支持更好了,大部分显卡都可以被识别,由于无法识别的话,那就只好等安装完以后再配置了。

如果你的显卡、显示器都幸运地被识别,那么安装程序将要求你选择图形界面的分辨率,如果你的显卡很好,那就选择800*600*24位色或1024*768*24位色,象我使用的显卡太老,就只好选择800*600*16位色。你也可以选择多种(启动后,可以使用Ctrl+Alt +和-来切换)。

设置完分辨率后,安装程序将测试X Window,如果你的选择正常的话,那么你可以看到漂亮的X Window,那你也就可以轻松地按OK,表示确定。

按下OK按钮后,安装程序会询问你的Linux系统是否一启动就进入X Window,默认为“是”。不过我是不喜欢,在此选择了“NO”,这样启动Linux后将进入字符状态,需要X Window时再执行startx命令手动启动。



好,到此大功告成,Red Hat Linux 7.1将提示你取出光盘,重新启动电脑,带着小红帽子的企鹅落户你家了。

注:Red Hat Linux 7.1在第一次启动时将会自己运行一个叫Kudzu的程序,用来完成一些硬件添加xx作,通常是网卡和声卡。xx作十分简单,你只需选择Configure按钮,系统会帮助你完成这些硬件的配置工作。



2.3 其它安装方式简介

如果你没有光驱的话,那么你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完成安装:

1) 从FTP站点安装

2) 从NFS服务器安装

3) 从SMB共享卷安装

4) 从硬盘安装

1.制作Linux启动盘

如果采用这些安装方式,那你首先得制作两张Linux启动盘。

1) 在安装光盘上找到LINUX启动盘的映象文件,/images目录下的boot.img(启动盘)和supp.img(扩展盘)这两个文件。

2)从/images、/install或/dosutils目录中找到制作映象盘的工具RAWRITE.EXE。

3)将映象文件和RAWRITE.EXE拷入同一目录,然后在DOS命令行下执行RAWRITE:

C:linst>RAWRITE

Enter disk image source file name:在这里输入映象文件名

Enter target diskette drive:在这里输入目标盘符如A:

2.从FTP站点安装

要使用这种方式安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:

1) 你的机器与存放着安装盘的FTP服务器以局域网形式相连;

2) 在你的局域网的FTP服务器上有安装盘。

要注意,你的FTP服务器必须支持长文件名,才可能成功安装。你需要使用Linux的启动盘和扩展盘启动,并配置有效的域名服务器或指定FTP服务器的IP地址,进行安装。

3.从NFS服务器安装

如果在你的局域网中有一台NFS服务器的话,你可以将安装盘复制到NFS服务器上,然后用Linux的启动盘启动,访问NFS服务器进行安装。同样的,这也需要NFS服务器能够支持长文件名。

4.从SMB共享卷安装

将安装盘放到一个支持共享卷的Windows 9x/NT/2000服务器上,然后使用Linux启动盘与扩展盘启动,通过访问共享卷中的安装盘实现安装。

5.从硬盘安装

这种方式适合于从网上下载了安装盘的用户,首先,你可以将Red Hat Linux包文件拷贝到您的硬盘:

1) 所有的文件都要放在一个硬盘分区上;

2) 将所有的内容放在RedHat目录下;

3) 然后将要安装的包拷贝到另一个子目录RPMS

接着就可以使用Linux的启动盘与扩展盘启动进行系统安装。
网络安全技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

主题

47

回帖

3230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3230
 楼主| 发表于 2003-11-18 23:01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3章:Red Hat Linux 7.1使用基础

3.1 登录和退出系统



1. 启动系统

通常LILO是安装在MBR上的,计算机启动后,MBR上的程序被执行,将出现一个不是很漂亮的图形:左边是一个小红帽图像,右边列出了可以启动的xx作系统,你可以使用键盘箭头切换。刚安装好后默认值是Linux,也就是你不选择,一会儿将自己启动Linux。

如果你想默认的选择是Windows的话,那你可以在启动Linux后,用vi修改/etc目录下的lilo.conf文件,加上default=windows,然后再执行/sbin/lilo重新生成LILO。



2. 用户登录

Linux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用户xx作系统,用户要使用该系统,首先必须登录,使用完系统后,必须退出。用户登录系统时,为了使系统能够识别该用户,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,经系统验证无误后才可以登录系统使用。

Linux下有两种用户:

1) root用户:超级权限者,系统的拥有者,在Linux系统中有且只有一个root用户,它可以在系统中任何xx作。在系统安装时所设定的密码就是root用户的密码。

2) 普通用户:Linux系统可以创建许多普通用户,并为其指定相应的权限,使其有限地使用Linux系统。

关于用户的管理,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说明。

用户登录分两步进行:

1) 输入用户的登录名,系统根据该登录名来识别用户;

2) 输入用户的口令,该口令是用户自己选择的一个字符串,对其他用户完全保密,是登录系统时识别用户的唯一根据,因此每一个用户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口令!

系统在建立之初,仅有root用户,其它的用户则是由root用户创建的。由于root用户的权限太大了,所以如果root用户误xx作将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。所以建议系统管理员为自已新建一个用户,只有需要做系统维护、管理任务时才以root用户登录。

下面就是一个登录实例:(其中黑体字为输入)

Red Hat Linux release 7.1 (Seawolf)

Kernerl 2.4.2-2 on an i686

Home login:root

Password:

在上面的例子中,我们发现在Password后面是空的,其实并不是不输入密码,而是在输入时,Linux系统不会把它显示出来,这样用来保护密码!

如果登录成功的话,我们将获得Shell(Shell是用来与用户交互的程序,它就象DOS中的COMMAND.COM,不过在Linux下可以有多种Shell供选择,如bash、csh、ksh等)提示符,如果以root用户登录的话,那么获得的提示符是“#”,否则将是“$”。

提示:如果当时在安装时设置为一启动就进入图形界面的话,那系统启动后,用户登录界面将是图形化的,有点象Windows,而且当你输入正确的用户名与密码,就会直接进入X Window。这个设置是可以修改的:

在/etc目录下有一个inittab文件,其中有一行配置:

id:3:default

其中,数字3就是代表一启动进入字符终端,如果改为5则代表一启动进入X Window。



3. 修改口令

为了更好地保护用户帐号的安全,Linux允许用户在登录之后随时使用passwd命令修改自己的口令。修改口令需要经历:

1) 输入原来的口令,如果口令输错,将中止程序,无法修改口令;

2) 输入新的口令;

3) 提示重复一遍新的口令,如果两次输入的口令相吻合,则口令修改成功。

需要注意的是,Red Hat Linux 7.1为了更好地保护口令,如果你输入的新口令过于简单,它将会拒绝修改。下面就是一个修改口令的实例:(其中黑体字为输入)

$ passwd

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1

(current) UNIX password:
网络安全技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西京校友网 ( 陕ICP备11003551号-5 )

GMT+8, 2025-5-7 00:40 , Processed in 0.028682 second(s), 8 queries , Mem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